服裝知識
您現在所在位置:首 頁 >> 服裝知識
粗紡羊絨圍巾的關鍵工序的疵點與預防
新聞來源:蘇州禾孚泰 點擊次數:2926次 更新時間:2012-05-05
核心提示:粗紡羊絨圍巾的關鍵工序的疵點與預防
產品從坯布到成品需要經過20多道工序的加工過程,工藝流程越長,產生疵點的可能性越大,產品質量控制的難度也越大。要想使產品的最終質量達到客戶要求,就必須對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工序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比如,羊絨圍巾的穗是否整齊均勻直接影響著圍巾的外觀.搓穗工序的質量把關顯得尤為重要:圍巾的絨面手感取決于縮呢和起毛工序,縮呢決定了底絨的豐滿程度。起毛決定了絨面的密度和水紋的大小。在保證產品外觀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疵點的產生。是后整理質量控制的關鍵。
1.搓穗工序易產生的疵點及預防措施
(1)穗的粗細不勻
產生原因:每根穗的經紗根數不一致。
預防措施:嚴格按照工藝要求的經紗根數搓穗,邊紗單獨搓,分界線甩出。
(2)穗的松緊不一
產生原因:每根穗的捻回數不一致。
預防措施:每根穗的捻回數都應達到工藝要求。即捻/根,穗太松在縮呢過程中容易出現斷穗,穗太緊在起毛時容易在穗根部產生起毛痕;每幅上下穗的松緊度應一致,分隔線要穿在中間部位。
2.縮呢工序易產生的疵點及預防措施
(1)縮后規格不符合工藝要求產生原因:操作不當,未嚴格執行工藝標準;工藝設計不合理,造成縮呢時間過長或過短
預防措施:加強先鋒產品的試制,根據先鋒所做出的成品規格重新修訂縮呢系數和縮后幅寬、長度、重量;加強操作工的責任心,要求在縮呢過程中多次停機丈量規格。通過濕檢對縮呢后產品的長寬是否達到工藝要求進行嚴格把關。一般縮呢后單條圍巾長度公差控制在±3cm,幅寬公差控制在±2cm。
(2)破口、斷穗、折痕產生原因:車速太快或縮口太小:縮呢滾筒壓力過大或縮劑量不足;縮呢溫度太低;縮呢時間太長。由于圍巾坯布縮呢時不能縫筒,縮呢時間過長很容易出現條折痕。
預防措施:車速不能過快.應小于120m/min,縮口應由大到小,不得小于8cm,滾筒壓力適當;縮呢加料均勻,加料時車速小于60m/min;嚴格控制縮呢溫度,不得超出(45±2)℃,縮呢時間一般在1.5h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