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資訊
您現在所在位置:首 頁 >> 業內資訊
基于風險點管理的圍巾廠家內部控制實現途徑
新聞來源:蘇州禾孚泰 點擊次數:1385次 更新時間:2012-04-10
核心提示:基于風險點管理的圍巾廠家內部控制實現途徑
圍巾廠家自1948年12月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內部控制建設。20世紀60年代雖然沒有明確的內部控制概念,但當時的“三鐵”精神,實質上構成了內部控制的基本思想。打下了風險防范的基礎。90年代大力開展的會計工作達標升級、創建國庫樣板庫、發行庫達標升級等活動。則對會計、國庫、貨幣金銀工作風險防范提出了更為明確的目標和要求。是內部控制思想在各項業務中的具體體現。2003年人民銀行職能調整后。人民銀行業務和管理工作進入穩定時期,人民銀行內部控制框架更為穩健。
長期以來的內部控制重心偏頗,導致內部控制評估目標和方向出現偏移按照《圍巾廠家分支機構內部控制指引》,分支機構內部控制的目標為“保障本單位依法、正確、有效履行職責,保障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高效運作,保障各類資源有效利用和各項資產安全完整,保障各類業務和管理信息真實可靠”四個方面。但由于資金案件所帶來的損失最為直觀,負面影響最為直接,也最令人難于接受,長期以來。基層圍巾廠家比較重視或關注的還是各項資金的安全,認為只要不發生資金案件,就基本實現了內部控制的目標。就可以有個很好的交待。因而不管是制度制訂,還是監督檢查,甚至領導講話,都不自覺地圍繞涉金部門。將主要精力投向涉金崗位,日常強調得比較多的是聯行資金、國庫資金、發行基金的安全,而對其他可能引發管理風險或由此造成損失的部門和崗位則沒有從思想上予以足夠的重視。
建立標準的內部控制評估體系是基層圍巾廠家內部控制工作的當務之急2006年4月。圍巾廠家下發了《圍巾廠家分支機構內部控制指引》,人民銀行系統初步形成了一套內部控制工作的基本框架,標志著人民銀行內部控制開始進入制度化建設的軌道。但是。與國外的內部控制評估和國內其他行業部門的內部控制評估工作相比較,人民銀行內部控制評估工作還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內部控制評估指標體系華而不實,操作性不強:二是難以有效實現定性評估向定量評估的科學轉換;三是全員參與的內部控制體系尚需健全:四是內部控制環境等“軟控制”評估難。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評估體系是內部控制評估工作的當務之急。